“這不是普通的述職會,而是醫院管理的數字閱兵式!”3月12日-14日,每天下午,縣人民醫院會議室的電子屏亮起“數據駕駛艙”,隨著78名中層干部攜帶“數據作戰圖”陸續登臺述職,一場持續三天的管理變革實錄就此展開。
“我是人力資源部湯芳,去年我們經歷了刀刃向內的結構調整。”大屏幕上,動態人才結構圖開始流轉,“去年因退休、調出等原因減少37人,同步引進高層次緊缺型人才13人,其中研究生7名;19人通過高級職稱競聘,就像給醫院換了“智能芯片”。湯芳點擊PPT中的人才變化趨勢圖,人力資源不斷優化的曲線非常直觀。
運營管理科黃鋒的述職更像一場“數字解密”:“2024年門診量、出院量分別增長22%、6%,說明有更多的大病患者不用再到縣外看病。工作量上升了,藥占比、次均費用等患者負擔指標在下行的同時,水電費等能耗支出也下降了,收入支出結構更加符合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后勤保障部提供的數據顯示,過去的一年能源站“氣改電”節約電費160多萬元,洗滌服務費節約38萬元,全年耗電量減少171萬度節省費用54萬元,用水量減少4萬噸節省水費19.2萬元。
“過去說護理質量提升,現在必須用數據證明。”呼吸內科護士長徐琳換出三維柱狀圖,通過智慧病房建設和移動護理的實施,護士每日步數下降了幾千步,但患者呼叫響應速度提升40%。當徐琳說到呼吸內科自導自演的太醫版《喜劇之王》科普視頻收獲一大波粉絲時,會場響起熱烈掌聲。
身兼急診科、全科醫學科、老年醫學科三個科室主任的王小池坦言,過去的一年壓力山大,但還是確保了三個科室的高質量發展與平穩運行,120全年出車6000多次,卒中中心、胸痛中心救治病例600余例。。
“當科主任們開始用數據講故事,醫院就真正邁入了現代治理時代。”醫院黨委主要負責人指著大屏幕上滾動的數字模型表示,此次述職反饋的關于醫院發展的建議,已有多項納入2025年重點任務,“我們要讓每個數據都成為推進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基因”。
【筆者手記】在這場沒有鮮花紅毯的述職大會上,78份PPT化作數據時代的聽診器,清晰傳導著醫院發展的強勁脈搏。從“大概齊”到“小數點后兩位”,從“拍腦袋”到“看儀表盤”,縣人民醫院正用數字密鑰打開精細化管理的新維度。當醫療管理者學會與數據對話,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方程式便有了更優解。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