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一罐彩色的水果棒棒糖靜靜佇立。這罐看似普通的糖果,卻見證了一場跨越醫者與患者身份的溫情傳遞。
兩周前,退休職工因腸息肉手術住進了自己曾工作了幾十年的醫院。術后禁食期間,他凌晨突發心慌、冷汗,值班護士查房時及時發現,血糖儀顯示3.1mmol/L。“有點輕微饑餓感時,含顆糖會舒服些。”護士輕輕將幾顆水果味棒棒糖放在床頭柜上,護士姑娘們的輕言細語,讓曾經在醫療崗位上奉獻了一輩子的前輩心頭溫暖。
護士長章敏敏向他揭秘了科室的“甜蜜儲備”:“消化內科自費為患者準備了‘急救糖’,胃腸術后患者常因禁食出現低血糖反應,經過科室商量及討論后,便民柜子里永遠裝著一罐棒棒糖,既能快速升糖,又避免誤吸風險。”
出院后,退休前輩親自過來看望消化內科醫生護士,并送來一罐棒棒糖。他指著糖罐上的標簽幽默地說道:“當患者才知道,最珍貴的醫囑不僅是‘按時服藥’,更是‘記得吃糖’。”
醫學的溫度,往往藏在教科書外的細節里。當冰冷的儀器監測數據時,白衣天使卻在計算糖分的溫暖;當電子病歷記錄治療規范時,那些握過糖果的手早已寫下最動人的醫患注腳。在這罐流轉的糖果里,甜味終會淡去,但那份對生命的周全守護,永遠值得細細含化。(蔡潔)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