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縣醫院胸痛中心團隊在中科大一附院心內科治療團隊的指導下,順利開展多例冠脈血管內超聲(IVUS)指導下經皮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成功解決了患者“心”病困擾。
李奶奶今年68歲,在家突發喘促、呼吸困難,緊急撥打120后,送入縣醫院重癥醫學科治療,經過完善相關檢查,診斷李奶奶患有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臟病、急性左心衰竭、呼吸衰竭等疾病。李奶奶在住院期間心衰癥狀反復加重,冠脈造影提示冠脈三支病變重度鈣化(冠狀動脈的前降支、回旋支雙開口;左前降支近中段次全閉塞伴鈣化、極度扭曲,左回旋支中段彌漫性狹窄,最重處狹窄高達90%;右冠近段狹窄90%伴有鈣化。)胸痛中心治療團隊討論后為李奶奶開展冠狀動脈內超聲影像技術(IVUS)輔助冠狀動脈植入治療,于前降支植入三枚支架,李奶奶術后恢復良好,今日順利出院。
何奶奶今年65歲,近期因反復胸悶、胸痛入院。何奶奶以前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病史,并有結腸惡性腫瘤手術史。入院時,何奶奶的基礎疾病較多,體質較差。為明確評估前降支病變血管直徑,病變長度和狹窄程度、斑塊負荷及回旋支有無治療指征,縣醫院胸痛中心治療團隊討論后,決定采用IVUS指導下冠狀動脈植入術(PCI)進行治療。征得家屬的同意后,胸痛中心醫生在她的前降支植入兩枚支架,術中IVUS成像顯示何奶奶的回旋支暫無需PCI治療,復查腎功能未受影響。術后何奶奶胸悶的癥狀明顯改善,近期順利出院。
據悉,冠脈造影是業內公認的評價冠脈病變的“金標準”,血管內超聲(IVUS)則被認為是評價冠脈病變的“鉑金標準”,被譽為心血管醫生的“第三只眼”,延伸了心血管醫生的技術可及范圍,極大減少了支架內血栓形成及再狹窄的風險,為廣大病友帶來更安全、更精準地治療。
IVUS技術可準確評價參考血管直徑、病變長度、狹窄程度、斑塊負荷及管腔直徑;提供冠脈血管壁結構、病變鈣化特點、斑塊破裂、夾層、支架貼壁、病變覆蓋程度和周圍解剖結構等信息;有助于確定支架類型和型號、最佳釋放位置和適宜的斑塊去除方式;支架植入后可獲取最大支架橫截面積,評估支架膨脹情況,是否完全覆蓋病變,識別、診斷和指導處理并發癥。對于左主干病變、長病變、開口病變、CTO等復雜病變,IVUS可以提高介入治療成功率,且極大減少了介入治療并發癥,為患者帶來更安全,更精準的治療。(宋識)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