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太湖縣人民醫院黨建辦負責人打開辦公電腦,屏幕上不再是千篇一律的風景圖,而是一幅由同事手繪的《竹影聽廉》:翠竹挺拔如劍,聽診器巧妙彎折成“廉”字,仿佛能聽見清風穿林之聲。“這樣的畫面,讓每一次點擊鼠標都成為廉潔自律的提醒。”她感慨道。
這方寸之間的美學革新,正是該院“太醫廉”建設的創新實踐。院紀委推出“廉潔屏保”“廉潔桌面”計劃,邀請本院醫護中的書畫能手,結合醫療衛生系統的特點和元素,繪成六幅畫。有的“廉”字是聽診器組成的,有的“廉”字是止血帶組成的,有的“廉”字是鑷子和血管鉗組成的,職工們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從6張圖片中自由選擇使用。
走進醫院各科室,電腦屏幕上躍動著別樣的風景:止血帶編織的“廉”字如絲線纏繞,警示醫者慎用手中權;鑷子與血管鉗勾勒的筆畫剛勁有力,象征診療過程需秉持專業操守;蓮花綻放在處方箋疊成的池塘中,暗喻“出淤泥而不染”的職業堅守。六組廉潔主題壁紙,將醫療器具轉化為藝術符號,讓抽象的廉潔理念變得鮮活可感。
“內網外網如何選圖,我們都用心標注了流程,把選擇權交給職工自己,讓大家從被動接受變為主動選擇。”院紀委負責人介紹,這種“私人訂制”模式激發了大家的參與熱情,全院大部分電腦都換上了廉潔壁紙。泌尿外科查醫師說:“現在開處方前總能看到自己選的《蓮心藥語》,就像有個聲音在提醒——每一味藥都關乎患者健康,容不得私心雜念。”
這種“沉浸式”的廉潔教育方式,打破了傳統說教式教育的局限。據悉,該院通過寓“廉”于學、寓“廉”于講、寓“廉”于屏,節日話“廉”、節氣說“廉”、生日寄“廉”等方式,讓廉潔理念深入人心,成為醫護人員共同的價值追求和行為準則,為“太醫廉”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文化支撐。
“現在,連會議室茶杯都印著‘廉潤太醫’字樣,這種‘環境育人’的理念,我們一線職工都深有感觸。”如今,“太醫廉”建設已全面融入醫院日常,成為醫院高質量發展發展的“助推器”。今年第一季度,已收到錦旗30余面,點贊留言4000余條,收到的錦旗中“醫德高尚”成為高頻詞。
“廉潔文化建設不是貼標簽,而要像毛細血管般融入肌體。當聽診器化作廉潔圖騰,當止血帶系緊紀律紅線,我們用有溫度的創新實踐證明:清風正氣,是融入血脈的職業信仰,是守護生命時的那份純粹。”該院相關負責人表示。(院紀委)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