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縣通過數字化轉型實踐,成功打造智慧醫療新標桿。今年2月,太湖縣人民醫院單日預約掛號突破3000人次;月線上預約服務量達10.8萬人次,線上預約率居全市23家醫院首位,占全市總量的65.2%。
智慧平臺筑基,服務渠道拓新。該院推動“一朵云、一碼通、一張網、一體化”智慧醫院建設,集成掛號、繳費、報告查詢、自助檢測、病案配送等20余項功能,對接省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及醫保系統,實現數據互通共享。逐步升級電子病歷系統,實現病歷書寫、存儲、調閱全程電子化。引入智能診斷輔助系統,借助AI技術對影像、檢驗數據進行初步分析,為醫生診斷提供參考。
家住大石鄉的張大叔(化名)就是智慧醫療的受益者之一。去年9月下旬,張大叔體檢發現胸部CT檢查提示右側上葉胸膜下有長徑約1.5cm占位,結節為磨玻璃成分,有周圍支氣管、鄰近胸膜受牽拉,并見穿行血管增粗,考慮肺部腫瘤可能。檢查結果出來的第一時間,該院立即啟動腫瘤MDT(多學科聯合診療)會診,張大叔隨即入住胸外科住院治療。醫生們充分利用AI智能技術,自動分析病灶及輔助制定手術策略,實現了胸部病變部位精準定位、變異血管快速識別、手術方案智能制定,有效提高胸外科手術效率,提升手術精準度,使肺部手術“既不多切也不少切”。張大叔在AI智能輔助下,肺部腫瘤被精準切除。
流程再造提質,就醫體驗增效。開通微信公眾號線上入口,日均訪問量超1.2萬次。該院病友服務中心整合醫院分散在不同科室的服務項目,從“多部門辦理”到“一站受理”的轉變,24小時響應,提升患者就醫感受。該院實現一步手機全流程就診,床旁入院率和結算率分別達到80%和90%,極大提升患者的就醫效率。開通預住院,實行無假日醫院全天候診療等惠民新舉措,讓看病就醫變得簡單便利。該院在國家衛健委滿意度測評中,門診、住院患者滿意度和員工滿意度調查均獲滿分,2萬余條留言見證著服務質效的提升。
“通過關注醫院的公眾號,我了解到了醫院預約掛號的就醫流程,早上在家就提前預約了9:05時段的就診號,9點之前到診室門口候診,醫生看診結束,手機上查詢報告,繳費拿藥十分方便。因為寶寶流感來院就醫,全程沒有因為排隊耽誤時間,醫院的智能化確實為我們帶來了極大便利。”帶著孩子就診的李女士對醫院微信公眾號服務贊不絕口:“通過手機預約掛號,看病流程變得非常方便,節省了大量時間。”
為解決患者就醫繁瑣問題,醫院推行全流程優化,利用智慧醫院平臺,實現跨越式發展。醫院微信公眾號可提前一周預約掛號,預約診療率達80%,居全市首位。檢查檢驗報告線上實時推送,患者無需現場等待,查看報告時間平均縮短1小時,患者往返醫院次數減少50%。
暖心服務延伸,數字鴻溝彌合。張老師突發頸肩劇烈疼痛伴上肢麻木10余天來院就診,影像學檢查提示頸椎間盤突出,需要手術治療。張老師的第一想法是去上海,去大城市大醫院尋找專家,到該院會診轉診中心咨詢轉診事宜,但是看到醫院對接的長三角知名專家介紹時,他改變了想法。他覺得讓專家到“家門口”來看病比自己去上海找專家省時、省力還省錢,他當即決定留在縣內手術治療。
5歲患兒小爽患有眼疾,家屬了解到醫院開通了“瑞金智慧醫療聯合體遠程門診”,立即預約了遠程專家門診。與上海瑞金醫院眼科專家“面對面”連線,困擾小爽一年的眼瞼下垂問題獲得精準診療方案,完成一場跨越600公里的問診。
該院設立會診轉診服務中心、長三角地區遠程門診,全方位接收來自各方的就醫需求,為患者貼心打造了遠程專家門診、會診、轉診、醫保“一站式”便捷服務,徹底改變了以往患者就醫轉診流程煩瑣、四處奔波的局面。截至目前,該院已開展多學科(MDT)會診635例,完成專家手術439例,為79名腫瘤患者提供放療服務1238次,院外專家受邀來院坐診279人次,服務患者4319人次,切實解決了群眾“看病難、看專家更難”的問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