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縣醫院專家治好了我的病,不僅花費少,而且療效好。”一位外院手術失敗的患者孫先生,回到家鄉的縣醫院治療后,感激地說。近日,太湖縣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科等多科室共同協作,分兩次為孫先生切除了椎管內外多發腫瘤。手術的成功開展,讓伴隨他多年的病癥消失了,他特別開心。
近年來,該院在高難度手術領域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在心腦血管介入手術方面,2024年累計完成心腦血管手術741例,較2023年增長32.3%;在腫瘤治療方面,惡性腫瘤免疫、靶向放化療等項目累計收治患者1387人次,縣域外回流放療患者60余人,實施放療1000余次,同比增長44.62%;在四級手術量方面,四級手術同比增長51.37%,其中微創手術量亦增長22.5%。
為滿足本地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推動區域整體醫療水平進步,該院通過多維度舉措,聚焦四級手術等醫院高質量發展指標,大力提升醫療服務品質。
學習交流拓展視野
為有效推動四級手術量增長,醫院建立了完善的學習交流機制。院主要負責人先后率隊赴浙江玉環、濉溪、廬江等地考察學習,引進先進的醫院管理經驗與制度建設成果,為開展高難度四級手術筑牢根基。依據醫院發展規劃與各科室專業特性,制定四級手術績效考核方案,為相關科室明確目標、指引方向,并采取工作績效激勵措施,充分調動科室骨干醫師的積極性,激發創造力。
同時,有針對性地選派優秀醫護人員前往上級醫療機構進修學習。自2023年起,醫院已累計選派42名醫生骨干赴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安徽省立醫院、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單位進修學習,將先進的醫療理念與技術帶回醫院。
此外,醫院積極打造“太醫大講堂”學習交流平臺,加強與外院的合作互動,建設學習型醫院。醫院通過邀請知名專家來院講學,指導學科建設,促進知識共享與技術交流。2024年,“太醫大講堂”已成功舉辦9期課程,為醫護人員提供了豐富的學習機會。
院外專家傾情相授
為實現大病不出縣的醫改目標,醫院設立醫師培訓資金,為開展四級手術提供了重要保障。在該政策的扶持下,醫院邀請知名專家和教授來院開展手術指導、教學查房等工作,通過手把手教學模式,引進了一批四級手術的關鍵技術,本院醫師通過學習,掌握操作要點,能力得以極大提升。專家們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與精湛技術,不僅為本院醫師創造了寶貴的學習機會,有效促進了醫療技術的快速提升,也極大減輕了患者經濟負擔,使更多患者受益。2024年以來,醫院已累計使用醫師培訓資金184次,指導手術142例。
數據賦能搭建平臺
近年來,醫院通過數據賦能,分析出縣外報銷金額前20位的病種、人次和費用情況。針對篩選出外出就醫排名靠前的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等病種,醫院積極深化“內搭平臺、外聯老鄉”工作機制,與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肝膽外科、安徽省立醫院、安醫大一附院等合作,成功簽約20余名知名專家,邀請來院坐診、講座、手術帶教,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專家的引進不僅能夠解決疑難病例,還能為本院醫師提供現場教學的機會,提高他們的臨床診斷和治療水平。2024年以來,醫院共邀請院外專家來院坐診210人次,指導手術204例,有力推動了醫院醫療技術水平的整體提升。
團隊協作形成合力
醫院持續加大重點學科建設力度,通過嚴格評審,評審出“十四五”院級重點建設學科12個,成功獲批市級重點學科4個。在學科布局優化方面,醫院注重專科協同發展,先后開設神經疾病診療中心、腫瘤放療中心、高壓氧科等特色專科,有效整合醫療資源,同時,重癥醫學科、輸血科、麻醉科、介入治療科等臨床多學科保障,使大批大病患者能夠在縣內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骨科進行重組后成立關節及創傷外科、脊柱及創傷外科兩大專科團隊,專業分工更加精細,技術水平不斷提升,該院骨科一天開展十余臺手術已成為常態,2024年四級手術量較2023年同期增長44.2%。在疑難危重癥患者救治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與雄厚技術力量,贏得了廣大患者的高度贊譽與信賴。胸外甲乳外科自2022年成立以來,在學科帶頭人的帶領下,圍繞肺部腫瘤、甲狀腺腫瘤、乳腺腫瘤診療技術提升,扎實開展工作。該科室依托與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胸外科診療中心太湖分中心與安徽省立醫院胸外科積極開展合作,借助專家的“傳幫帶”作用,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幫扶方式,全面推動科室整體水平的快速提升。截至目前,胸外甲乳外科共開展四級手術162例,四級手術占比達28.93%,體現出了雄厚的專業實力。(王學平)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