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新任職中層干部的任前談話,讓我對“廉潔”二字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這兩個字雖然簡單,卻承載著深遠的意義,既是對我們為人處世的基本要求,也是對我們行醫為本、治病救人的根本要求。作為新任科室負責人,我深知,廉潔不僅是一種道德操守,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廉潔首先是一種自我約束。古人有云:“不受曰廉,不污曰潔。”這告訴我們,廉潔的本質在于不受不該得之物,不讓本心受染、不讓行醫初心蒙塵。作為一名醫務人員,我們每天面對的,是生命的重量和患者的信任。要在醫療技術和管理實踐中保持廉潔,就必須耐得住清貧、扛得住誘惑、守得住小節。特別是在職務變化之際,更要時刻自省,警惕權力、金錢等外物帶來的誘惑,始終保持初心和本心。
其次,廉潔是一種責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權力向來是把雙刃劍,運用得好,能夠更好地為人民服務;運用得不好,則會禍國殃民,害人害己。”作為科室主任和黨支部書記,我深知自己的責任所在,既要帶領團隊不斷提升業務能力,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更要時刻保持清醒,帶頭規范自身言行,以身作則,為團隊樹立良好的榜樣。在其位,不謀私利,而是全心全意為患者健康、為醫院發展盡責盡力,才不負這份信任和重托。
廉潔不僅是自我約束和責任,更是我們醫務工作者的職業信仰和精神追求。正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廉潔的醫生也應在復雜的醫療環境中保持本心,不被誘惑所染,不被利益所擾。如此,方能真正踐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只有真正做到心中有戒,行有所止,我們才能無愧于患者的信任,無愧于職業的尊嚴,也無愧于自己的良知與信仰。
近期,我們也集中觀看了一些醫療領域腐敗警示教育片,其中不乏身邊熟悉的人和事,讓人感到觸目驚心。片中那些深陷泥潭的人,本應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為患者服務,卻因一時貪念而迷失了方向,最終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這些警示讓我明白,一個醫務工作者的廉潔與否,直接關系到患者的切身利益,也關系到醫療行業的社會形象。我們必須時刻將患者的健康和利益放在首位,堅決杜絕收受紅包、接受商業賄賂等行為。
作為新任職的臨床科室主任,我將以此次廉潔談話為契機,常修為醫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帶領科室職工在技術提升和服務優化上不斷進取。同時,我會以身作則,把廉潔作為日常工作的底線和準則,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與全科職工一道,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醫療環境,為醫院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縣醫院婦產科主任 孫小芬)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