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從縣二院過來的,來之前還擔心到縣醫院看病,原來的檢查報告不好找或者用不了,結果醫生一查系統就都清清楚楚,真是太方便了!”年輕的患者小王滿意地說。小王說的,正是太湖縣人民醫院開展的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帶給他的體會。
“不同醫院之間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是民生實事,我們必須辦好”,縣醫院黨委在為民辦實事方面,態度堅決。但如何實現互認?哪些醫院之間可以互認?哪些項目能夠互認?患者在其他地方做了檢查,但是他忘了帶檢查報告單來,如何互認?圍繞這些落實中的環節問題,縣人民醫院積極謀劃,多措并舉,落細落實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這一舉措大大減少了患者因重復檢查帶來的經濟負擔和時間成本,讓百姓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就醫的便捷。
建機制,明范疇。醫院依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了《太湖縣人民醫院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實施方案》。方案確定了包含醫學檢驗、醫學影像等專業領域的 119 項互認項目清單,明確了互認工作的目標任務、范圍、質量控制以及保障措施等內容。同時,建立多部門協同合作機制,醫務部、檢驗科、影像科、大數據中心形成合力,保障互認工作順利推進。
重督導,保精準。院紀委立足“監督的再監督”,督促制度執行、方案落實。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每月開展病歷質量督查,強化對各科室落實結果互認工作的指導與監督管理。針對院外檢查檢驗結果,要求詳細記錄檢查醫院、時間、項目及結果等信息。同時,積極引進先進的檢驗檢測儀器和影像設備,嚴格管理設備與試劑,定期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和校準,保障設備性能穩定,為檢查檢驗結果的準確性筑牢基礎。通過開展室內質量控制和室間質量評價活動,及時發現并糾正問題,保障檢驗檢查質量持續提升,全國質評中,室間質評的合格率達100%?;颊卟辉贋闄z查結果的準確性而擔憂,對醫院的信任度也進一步提高。
接平臺,促互認。醫院通過完善和升級改造醫院信息系統,與安徽省區域影聯網、安慶市全民健康平臺對接,實現了患者檢查檢驗報告的自動傳輸。患者的基本信息、檢查檢驗項目、結果數據、報告圖像等信息都能實現數字化存儲與傳輸。對于院內需要進一步檢查或復查的患者,信息系統會自動提示院外檢查檢驗信息,有效減少了不必要的重復檢查。這種信息化的共享模式極大地提高了就醫效率,患者無需再為攜帶和查找檢查報告而煩惱。截至目前,自動傳輸檢驗數據162.9萬條,檢查數據28.1萬條。同時,通過搭建區域醫療信息共享平臺,借助“千縣工程”,深入推進縣域醫療資源共建共享 “五大中心”建設。通過與區域內鄉鎮衛生院實現互聯互通等舉措,有效緩解了山區百姓的就醫難題。截至目前,縣域醫學影像中心已累計會診患者14余萬人,縣域醫學檢驗中心、病理診斷中心累計接收送檢標本1.1萬余份,縣域心電診斷中心暨 “縣域心電一張網”項目完成遠程心電診斷2700余例。在山區居住的劉大媽說,“以前看病可不容易,我們山區交通不方便,以前到縣城看病要起早摸黑,跑很遠的路?,F在好了,在家門口的衛生院就能享受到大醫院的診斷了!”(宋識)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