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縣人民醫院骨一科成功為兩位92歲高齡老人實施了“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兩位老人術后患者恢復良好,結伴下床行走鍛煉,溫情的畫面是骨一科病區的美麗風景。
股骨頸骨折常發生于老年人,且發病率日漸增高,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是治療股骨頸骨折常用的手術方式之一。患者戴奶奶和陳奶奶都是92歲高齡,均因不慎摔倒導致右側髖部疼痛不適且伴有活動受限,各自在其家人的陪伴下到縣人民醫院骨一科治療。影像學檢查診斷兩位奶奶均“右股骨頸骨折”。
一邊是高風險手術的考驗,一邊則是耄耋老人對重新站起來的期盼,骨一科團隊非常重視,迅速成立治療小組。骨一科主任甘建華分析道:“兩位老人都是右股骨頸骨折,均92歲高齡,都有相關基礎疾病,保守治療,患者臥床時間長,容易繼發肺部感染、雙下肢血栓形成、肺栓塞、肌肉萎縮、關節僵硬等多種并發癥,生活質量低下,難以耐受,手術治療,可早期改善關節功能,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鍛煉,減少并發癥,提升生活質量。”
綜合考慮后,醫務人員向家屬詳細告知老人的情況,征求意見后,在手術室團隊的配合下,兩位老人的人工關節置換術順利開展。術后護理人員對兩位老人進行專業的功能鍛煉指導,術后第3天在護理人員陪伴下順利下床活動,手術部位恢復良好。
知識科普: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指通過植入人工假體替換病變的股骨頭的方式,恢復髖關節正常解剖關系,改善關節活動的一種手術。該術可恢復髖關節的功能,減少患者臥床時間及臥床并發癥的發生,從而降低老年患者的死亡率,最大限度恢復老年髖部病變患者的正常生活,提高生活質量。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