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們感染性疾病科來了一位80多歲一個人來住院的老爺爺。
剛開始住院的時候,爺爺一副生人勿近的樣子,我們跟他說話也不太搭理,也不太愿意好好地配合治療。白天我們忙于工作無暇和爺爺過多交流,但是我們科有個很好的工作習慣,就是小夜班的時候我們會到各個病房巡視,和患友們拉家常聊天交流,這不僅能增進醫患之間的信任,還能在精神上減輕患者們的壓力。經過幾天的相處,我們發現,這個“怪”爺爺其實是個老頑童。爺爺喜歡研究傳統文化,剛好有個護士也對相關傳統文化有所涉獵,兩人一拍即合,有時候討論的不亦樂乎,爺爺眉飛色舞的樣子十分可愛,我們都很喜歡和爺爺聊天。
爺爺一個人住院,床頭的水杯空了,我們發現就會幫他把水加滿,小小的細節爺爺都會發現。沒事的時候爺爺也喜歡跑到護士站旁轉轉,看看護士介紹欄,興高采烈的說這個護士妹他認識,那個護士妹他也認識,有時候他還會拿著香蕉和橘子塞給我們吃,把我們當孫女似的。其實我們都知道,爺爺是想感謝我們,每次我們都會把他塞過來的水果放回他的床頭柜上,叮囑他多補充維生素,加強營養。
醫院是每個人都不想來的地方,住院的患者不僅要承受疾病帶來的痛苦,還要忍受精神的壓力。如果遇到的醫生和護士都可以認真傾聽患者的心聲,適當的給他們回應,至少能減輕他們精神上的壓力。這也是我們感染性疾病科一直在認真做的事情,江河不拒細流,故能成其深,做好每一件小事,在醫院發展這件大事中,展現最佳的自己。(吳潔)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